Bookmark and Share
01. 

 

        三坑老街風華再現




 

02. 

 乾隆年間村民開墾三坑子,但不易開墾因地形處河階地形,位於村莊北邊的是『鴨母坑』中央則是『火劫尾坑』而南邊則是『蔗部坑』村莊由三條河流分別注入大漢溪,因而在村莊形成台地上三處坑谷,長年開墾造成村民水土不服、瘧疾四起

 

03. 

 再加上附近的大平山上有原住民,時常會下山到村裡,獵取人頭來供奉他們的祖先,村民人心惶惶、動盪不安,為了預防盜匪襲擾,故街道、巷弄,村民皆建造曲折狹小之狀,在房屋建築上村民也建有防盜窗及槍孔作為防禦保護之用

04. 

在心靈寄託上創建永福宮供奉三山國王,以保護居民的安全,所幸由於神靈庇佑,加上村民守望相助,共同防禦,原住民不再下山害人,從此居民過得安居樂業的生活,村民為了報答三山國王的保佑,提高廟宇內神祇的地位,因此又改祀「天官」「地官」「水官」的三官大帝,作為主要供奉的神祇。

 

05. 

1894中日甲午戰爭爆發,造成山坑子村民饑荒,當時張姓人家位居朝中當官,驚見此狀便私自發行青錢,做為家鄉賑災之用,皇帝得知後,認為私鑄錢幣恐有造反之嫌,為確認此大臣是否為良臣,就考他:一個橘子如何分給大家吃?大臣回答:先將橘子擠成汁,再將橘子汁倒入大水缸中,那麼每個人都可以吃到。
 

06. 

黃帝見他果然是位清廉有能力的大臣,解決了當時百姓的疾苦,便嘉許他的義舉,賜予此「青錢第」為此大臣堂號。從此張姓人家大門前掛有皇帝賜與的青錢第封號,也因而得到村民的敬重。



 
07. 

戰亂慢慢平息,村民生活漸漸安定,後因水運更趨發達,村民運用水運之便,運送貨物進出村莊,貨物充足漸漸的居民紛紛將住宅加高,屯放貨物以便進行買賣,因此成為商業街屋,吸引許多鄰近的村民前來經商貿易,村莊逐漸繁榮起來

08. 

後來因為大漢溪河床淤積日漸嚴重,再加上當時政府興建桃園大圳,因而村莊的水運不如以往便利,後因山上流下的泉水及大圳的水匯集於此,居民發現此處水一濁一白形成黑白色

 

09. 
他們嘗試在此洗滌,卻驚見水雖混濁卻能洗淨,爾後村莊婦人們都在此處浣衣,在口耳相傳下,便有著「黑白洗」醒世格言,內容為:「黑白水,黑白洗,若能洗盡人間黑白事,必然可化三坑為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