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mark and Share
01. 







三和瓦窯˙窯場

 

南台灣僅存最古老完整的瓦窯


  

台灣傳統民間建築的建材多以磚瓦為主,全部來自以人工操作製造過程的瓦窯,大樹鄉是全台灣最主要的瓦窯集中地,極盛時期多達130多個窯。隨著鋼筋混凝土及鋼骨結構成為建築主流,瓦窯業市場急速萎縮風光不再,整個南台灣只剩下大樹鄉三和瓦窯孤獨的守著傳統,正積極轉型朝向結合「休閒、產業、文化、教育」的多角化型態發展,希望能再創瓦窯業新生命,延續傳統,代代相承永續發展。




02. 下淡水溪鐵橋
高屏溪舊稱下淡水溪,高屏溪 舊鐵橋也稱為下淡水溪橋,建於日治大正2年(1913 年),為日本 工程師飯田豐二負責監造,全長 1,526 公尺,以圓弧的鋼骨結構為 主題,由24個虹狀鐵拱構成,橋 墩以磚造包裹花崗石製成的沉箱構成,是造型相當優美的虹狀拱 橋,曾名列亞洲第一長橋而聲名大噪。如今隨著新橋完工而功成 身退,目前已列為國定古蹟。鐵 橋附近因有著草叢、砂地、淺水 灘、深水潭等地形,成為野生動植物天堂,同時鳥類數量也相當 多,是觀賞自然生態、欣賞夕照 之美的好去處。


03. 







小坪給水站

 

花木扶疏 環境優美


  

大樹鄉地下水水質極佳,又臨近高屏溪水源地,是大高雄地區重要的自來水水源之一,境內抽水站相當多,最具歷史的是小坪頂水源地和竹仔寮水源地,都是在日本殖民統治台灣期間誕生,小坪頂水源地是為了接受竹仔寮抽取的水而設立,目前又接納高屏溪攔河堰的水源,佔地比以前擴大,但古老的水源依然地花木扶疏、環境優美,是大樹鄉境國小學童遠足郊遊的好地方,曾經一度被列為高雄市教師研習中心設置考慮場所,美好的景色可想而知。




04. 



佛光山風景區


 
佛光山是台灣最大的佛教道 場,也是台灣信眾最多、最負盛名的佛教聖地之一。寺院建築宏 偉壯觀,除了大雄寶殿、朝山會 館、雲居樓等主要建築外,最具 特色的是大佛城,為佛光山的地 標,四周有480尊小型金身阿隬陀 佛塑像圍繞,景象莊嚴。此外, 每年農曆春節期間舉辦的「春節 平安燈會」,為佛光山最熱鬧的季 節,滿山掛滿花燈,入夜後一片燈海,好不熱鬧。


05. 佛光緣美術館







結合佛教與藝文的心靈開放空間


 

 佛光緣美術館是南台灣佛教聖地佛光山,為使藝術文化成為弘法一環,實踐「佛教與藝文合一」理念設立的美術館,目前在國內外共有9處美術館,已達收藏與展覽的功能,未來的理想是興建一座可以傳揚千秋萬世的佛教文化藝術館,收藏不但可以媲美故宮博物館,也能集教學、展覽、收藏等功能於一體,將佛教與藝文結合,為民眾提供一個心靈開放的空間,參與互動的文化藝術天地,提昇大眾生活品質和內涵。




06. 姑山倉庫產業文化休閒園區
 
姑山倉庫原作為大樹鄉農會堆 放肥料之用,目前已轉型為「姑山倉庫產業文化休閒園區」,園區 規劃有香草花卉教育農園、稻穀 加工體驗區、農業教育體驗館、 冰品製造區,以及庭園餐廳,並 販售大樹鄉特別研發的鳳梨粉粿 冰、蜂蜜、香草等農特產,以及全台獨一無二口味的「玉荷包荔 枝蒟蒻冰棒」,還可體驗荔枝染布 DIY,或租輛自行車,在園區來趟 愜意的單車之旅!


07. 林昭地陶藝陳列館







展示國寶級的紫雲燒陶藝



  國寶級大師林昭地,浸淫製陶生涯超過半世紀,偏愛燒製有古早味的陶器,作品不喜上釉,保持原色,有源自於柴火、落灰形成聖火光暈的火紋、流紋,燒成氣氛有如「紫火行雲」,看似平凡常態作品,端視之下有一抹紫影飛掠,不經釉色添花,卻已打動真情,被陶藝界尊崇為紫雲燒,色澤自然、古典、溫潤,令人發思古之幽情,畢生心血製作的各類造型古樸陶器都保存典藏於林昭地陶藝陳列館




08. 荔枝、鳳梨 (地方特產)
 
在夏季,五六月間,剛好是荔枝和鳳梨的豐收期,近幾年以玉荷苞荔枝一炮而紅的大樹鄉,不但靠外銷荔枝大賺外匯,同時也透過高雄縣政府和當地農會的努力之下,策劃一連串活動,大大打響了大樹鄉的知名度,也提升農業多元化的經營層次,鳳梨、荔枝、蔬果和花卉,都是值得包裝栽培的農特產,除了農業價值外,也深具觀光潛力。


09. 高屏溪攔河堰








水資源永續利用的新典範




  

高屏溪攔河堰是在高屏溪河道深槽設置橡皮壩及固定堰,僅有抬高水位而無蓄水功能,並設置可供回游性魚類上溯產卵的魚梯,除可滿足大高雄地區水資源需求外,也可使高屏溪溼地受到保護,成為鳥類最佳棲息場所,使高屏溪成為南部河川生態的天然教室,同時融合親水景觀區、高屏舊鐵橋、斜張橋等附近景點,提供民眾優質的休憩場所,兼顧河防安全,供水、生態、環保、觀光等多重功能,將成為日後水資源永續利用的新典範。




10. 高屏鐵橋







造型優美的虹狀拱橋


  

高屏鐵橋是日本殖民統治台灣期間興建橫跨高屏溪的鐵路橋樑,由24個虹狀鐵拱構成,橋墩以磚造包裹花崗石製成的沉箱構成,是造型相當優美的虹狀拱橋,曾名列亞洲第一長橋而聲名大噪,如今雖已功成身退,挺立在高屏溪上壯麗的灰色身軀,仍是大樹鄉驕傲的地標,也吸引無數遊客專程前來發思古幽情。鐵橋附近有許多野生動植物,鳥類更是種類和數量都相當多,是賞鳥和從事自然生態觀察的好去處,盡享人文和自然之美。




11. 斜張橋
 
橫跨高屏溪,連結高、屏兩 縣的斜張橋,全長2,617 公尺, 是台灣首座的複合式斜張橋,也 是亞洲最長的非對稱型單橋塔斜 張橋,跨徑僅次於德國跨越萊茵 河的鐵橋,排名全球第2。橋上 14 組的鋼纜,一端錨錠在橋塔頂 部,另一端錨錠在橋面中央處, 為單索面輻射狀,形成結合力學與美學,極具視覺景觀的橋樑, 在夜幕低垂的燈光投射下,有如 一道美麗的人造彩虹,點綴南台 灣的夜晚,並成為南台灣熱門的 觀光景點。


12. 









飯田豐二紀念碑


 

保存完整的古厝建築



  

大樹鄉境內近百年或超過百年的古厝比比皆是,姑婆寮古厝位於大樹鄉姑婆寮山頂,為大樹鄉保存完整,建築精美的傳統四合院建築古厝,身歷其境彷彿置身前清時代,引人發思古幽情。古厝雖然藏身於綠葉成蔭的荔枝園中,地處偏僻、交通不便,仍常有慕名者前去探訪宏偉壯麗的古厝建築,留住目光和時間,令人流連忘返。




13. 濕地公園生態保育區

重塑高屏溪沿岸景觀意象

高屏溪舊橋溼地生態公園沿著狹長的高屏溪而建,從高屏大橋至舊鐵橋以北高灘地,面積廣達120公頃。規劃有戶外廣場、劇場、人工溼地、親水空間、景觀綠帶、自行車道等設施,清風徐徐、蟲鳴鳥唱、蘆葦草叢隨風搖曳,無論清晨、午時、傍晚都有令人著迷的美麗臉龐,是高屏溪河畔最佳的賞景點,數漥以自然生態工法營造的水塘,豐富的動、植物生態是親子巧扮觀察家的好地點,也是重塑高屏溪沿岸景觀意象,大高雄地區最佳的自然生態親水公園。


14. 龍目井雙井
 
台灣名泉
 
大樹鄉地下水水源潔淨甘美遠近馳名,尤其是龍目井滲出的泉水,更是甘美無比,現在雖已不再作為飲水來源,但早期家家戶戶都仰賴該井挑水食用,村民也流傳有趣的約束,就是龍目井「可以在井中洗腳,不可以在井中洗手」,在日本殖民統治台灣期間就被列為台灣名泉,聞名全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