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mark and Share
01. 台糖高雄花卉農園中心
 
原味盡失的仿唐式建築
 
武德殿是日本殖民統治台灣期間,為宣揚武術道德在全台各地興建的武道場,台灣光復後,陸續拆除或荒廢,全台只剩下3座,其中以旗山鎮的武德殿造型最為優美,保存也最為完整,但在一場無名火燒毀重建後,仿唐朝的建築造型卻已大異其趣,無言的訴說歷史變遷的無奈,前往參觀恍如置身時光隧道,各有不同感受。
 
資料來源: 高雄縣觀光旅遊網


02. 橋仔頭文史協會會館
 
共享美麗鄉土的甜蜜記憶
 
橋仔頭文史協會是一個非營利性的民間組織、開放性的自主團體、草跟性的柔性社團、利他性服務社會的協會。會務的發展方向以文化造家園為目標,希望能營造一個富有人文氣息的橋仔頭,並且推動保留糖廠的人文生態環境,成立糖業文化博物館,讓大家能共享這塊美麗的鄉土,歡迎加入我們的行列。
 
資料來源: 高雄縣觀光旅遊網


03. 橋仔頭蛋蛋五分園
 
以蛋為主題的文化農莊
 
台灣農業進入千禧年後,面臨的挑戰更為嚴峻,出身橋仔頭農村的文史工作者林敬堯先生,試圖以文化農村走出農業第3條路,將「環境綠化」「生態保育」「人文關懷」三者融為一體,引進設置綜合休閒、生態、文化、養生、健康產業的蛋蛋五分園,營造休養生息的新基地,讓農村故鄉不僅讓人留戀,也是生活安養的樂土。
 
資料來源: 高雄縣觀光旅遊網


04. 橋頭糖廠辦公廳舍
 
模仿西洋熱帶殖民樣式建築
 
橋頭糖廠辦公廳舍在西元1901年興建,分為廠長辦公室和會議室2棟建築,形式為模仿西洋熱帶殖民樣式建築,曲折的迴廊和連續的拱門充滿異國情調,恍如置身歐洲古典城堡中,可能是台灣第一座鋼筋結構建築,也是台灣20世紀初期極為重要的建築物,更是橋頭鄉最具歷史價值的古蹟。在糖廠事務所前矗立的「觀音銅像」,莊嚴肅穆,據說是全世界僅存三尊的其中一尊,是坐鎮橋頭糖廠的珍寶。
 
資料來源: 高雄縣觀光旅遊網


05. 豆瓣醬
 
豆瓣醬和辣椒醬在岡山地區頗有名氣,在大崗山偶而還會見到一些辣椒田,最早是一位老軍人退伍自製的四川口味豆瓣醬,用辣椒、黃豆和蠶豆等原料,配合古法釀造,結果卻一炮而紅,成為當地最有名的特產。
 
資料來源: 高雄縣觀光旅遊網


06. 岡山羊肉
 
風味絕佳 滋味棒
 
說到岡山,許多人腦海中立法浮現風味絕佳,滋味鮮美的羊肉,業者也不斷挖空心思,推陳出新許多具有創意的羊肉料理,使得即使是最挑剔的老饕也讚不絕口,岡山羊肉品牌形象可說是家喻戶曉,吸引來自各地的民眾攜家帶眷到岡山享受羊肉佳餚美味,鮮嫩的羊肉沾上岡山三大名產之一的辣豆瓣醬,更是令人口齒留香,回味無窮,再嚐嚐岡山特產的蜂蜜、棗子和芭樂,順道到鄰近的著名景點走走,身心同時獲得滿足,快樂的感覺,連神仙也難擋。
 
資料來源: 高雄縣觀光旅遊網



07. 岡山水塔
 
屹立不搖的岡山地標
 
岡山鎮是縱貫公路重要的城鎮之一,從縱貫公路南下或北上進入岡山,遠遠看到超過30公尺造型優美的岡山水塔,就代表岡山鎮就在眼前,成為岡山鎮最著名的地標,也是岡山人無可替代的共同記憶,這座曾被列為台灣建築歷史百景及高雄縣歷史建築十景之一的巨型水塔,經實地調查依堅固沒有倒塌危險後,已被正式登錄為高雄縣歷史建築。
 
資料來源: 高雄縣觀光旅遊網



08. 岡山老街
 
見證時代變遷的街坊
 
岡山老街是由維仁路、開元街、平和路等3條不同時代發展而成各具特色街道組成的一個代名詞,代表300年來岡山最繁榮的時代,岡山的發展也以老街為基礎,到處散葉開花,走在老街上,不僅興起思古幽情,名聞全省的羊肉美食,更令人食指大動,再品嚐傳承4代的梁家豆瓣醬,融合傳統與現代的岡山老街記憶,深植心頭,難以或忘。
 
資料來源: 高雄縣觀光旅遊網



09. 岡山籮筐會
 
全省碩果僅存的傳統交易市集
 
岡山籮筐會是流傳200多年的傳統交易市集,至今仍每年固定舉行3次,吸引懷舊的民眾成群結伴而來,親身體會特殊的民俗文化,萬頭鑽動,熱鬧滾滾。雖然已逐漸轉型為大型商業趕集活動,現場仍處處充滿濃郁溫馨的鄉土氣息,以及歷史傳承的風味,是全省唯一從傳統過渡到現代的市集,淋漓盡致的表現岡山商業性格強烈的特色,代代相傳,歷久不衰。
 
資料來源: 高雄縣觀光旅遊網



10. 阿公店水庫
 
創下最多第1紀錄的水庫
 
阿公店水庫是日本殖民統治台灣期間興建,創下許多台灣第1紀錄,既是全台第1座多目標水庫,同時是攔水壩最長和施工時間最久的水庫,泥沙淤積量及污染造成的水質優氧化程度,也高居全省之冠。在毀譽參半的評價之外,阿公店水庫是南台灣知名的觀光景點,尤其是環狀近郊旅遊路線,很適合全家安排一日遊踏青郊遊,共享田園風情。

 
資料來源: 高雄縣觀光旅遊網



11. 高雄縣文化局
 
高雄縣的文化殿堂
 
高雄縣政府文化局的前身是高雄縣立文化中心,於2000年完成改制正式揭牌後,致力於推動全縣文化活動,已擺脫從前縣、市文化中心予人刻板印象,徹底改頭換面,以嶄新的面貌和大眾見面,不僅提供縣民一個知性的軟體資訊,更用心在全縣各角落投注心血,運用豐富的文化資源,兼顧地理、產業、族群呈現多元化精神,積極發掘在地「文化特色」和啟動社區「民眾參與」,積極進行文化推展及紮根工作。
 
資料來源: 高雄縣觀光旅遊網



12. 高雄縣皮影戲館
 
全台灣唯一光影交織的戲劇舞台
 
皮影戲是藉由雙手操控木桿子,在靈巧的抽放之間,牽動舞台上造型千變萬化皮偶的靈魂,透過有如魔術師的光影變化,投映在薄薄的簾幕上,傳演著一齣又一齣生動迷人的戲劇人生,帶給農業社會人們閒暇時光的歡娛。高雄縣皮影戲館是繼宜蘭縣歌仔戲館之後,全國第2座傳統戲曲博物館,重現皮影戲的魅力和生命,只要走進皮影戲館,絕對是值回票價的豐富之旅。
 
資料來源: 高雄縣觀光旅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