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mark and Share
01. 宋    
孔氏六帖
外觀尺寸(高、廣)26x17(公分)
版框尺寸(高、廣)21x15(公分) 
 
宋 孔傳 撰
宋 乾道二年(1166)韓仲道泉州刊本

孔傳,字世文,孔子四十七代孫,宋建炎初年與孔端友南渡,寓居於衢州,此書約成於其南渡之後。書仿唐白居易六帖,取唐以下詩頌銘贊並奇編典錄,區分彙聚而成,取書名曰〔六帖新書〕,但後人以其係續唐〔白氏六帖〕之作,乃更名為〔孔氏六帖〕。
孔氏此書,雜錄群籍,病者以為有失散漫,惟其書中所徵引皆唐宋以前書,墜簡遺文,往往而在,裨益考證實多,前人韓子蒼序其書說:「孔侯之書,如官家之儲材,棟榱枅栱,雲委山積,匠者得之,應手不窮,其用豈小?」是公允客觀的說法。白.孔六帖,原各自成書,分別為三十卷,南宋末年,書坊合併刊行,並變更卷數為百卷,元明以降,各家刊行者均從百卷本,於是〔唐宋白孔六帖〕合成一書,原來單行本遂不見蹤影。本院所藏宋版〔孔氏六帖〕,千百年來,尚得存在人寰,實為書林奇事。
 


02. 清    
四庫全書
外觀尺寸(高、廣)31.8x21(公分)
版框尺寸(高、廣)22.4x15.4(公分) 
 
清乾隆敕修清紀昀等奉敕編
清乾隆間寫文淵閣本

我國歷朝均以訪求典籍、編纂圖書,做為稽古右文的表徵。清初修纂〔四庫全書〕亦是此一優良傳統的延續。
〔四庫全書〕網羅歷代的重要典籍三千四百餘種,分裝成三萬六千餘冊,其內容分成經、史、子、集四部,部以下再分許多類。全書所用底本有採進本、內府本、敕撰本、通行本、進呈本、〔永樂大典〕本等,館臣逐一鑒別,擇其善本,並加以考證,體現了我國文獻整理、校讎嚴謹的傳統。
〔四庫全書〕的編纂,緣起於〔永樂大典〕的校 輯。乾隆三十七年(一七七二年)初,詔令各省採進圖書,並開四庫全書館,至乾隆五十二年(一七八七年)大體完成了修纂工作,先後十五年間,動員文人學士三千八百餘人,先後鈔成七部。分貯故宮大內〔文淵閣〕、瀋陽故宮〔文溯閣〕、熱河承德避暑山莊〔文津閣〕、圓明園〔文源閣〕、鎮江金山寺〔文宗閣〕、揚州大觀堂〔文匯閣〕、以及杭州聖因寺〔文瀾 閣〕,加上翰林院的底本一部。但是經歷不到二百 年,就已經三部(文源、文宗、文匯三閣)全燬,一部(文瀾閣)殘缺,翰林院底本也散佚殆盡。現存本院的一部文淵閣本,收書三千四百七十一種,全書有三萬六千三百八十一冊,七萬九千三百餘卷,比傳存的文溯,文津兩閣本軼出甚多,是存世最為完備、也最為精美的一部。


03. 明    
永樂大典
外觀尺寸(高、廣)50.5x30(公分)
版框尺寸(高、廣)34.5x22(公分) 
 
明 解縉等撰
明 嘉靖、隆慶間內府重寫本

〔永樂大典〕是明代的一部規模宏大的類書。永樂元年(一四○三)明成祖為了整理歷代典籍,命翰林學士解縉等人編修一部類書,次年成書,定名〔文獻大成〕。但成祖以所纂尚多未備,內容簡略,復命姚廣孝和解縉等共同監修,重行纂編,於永樂六年(一四○八)完成,改稱〔永樂大典〕。全書正文二萬二千八百七十七卷,凡例和目錄六十卷,裝成一萬一千零九十五冊。
此部書收錄我國宋元以前重要的圖書文獻有七、八千種之多,內容包括經、史、子、集、釋藏、道經、戲劇、工技、農藝等各方面資料,采掇搜羅,極為浩博,且多世所不經見之書,明代之前大量秘籍佚文,藉此以傳。
此部書採「用韻以統字,用字以繫事」的編輯體例,以〔洪武正韻〕為綱,按韻分列單字,每字先注明其音義,次錄各韻書、字書的反切與解說,再備錄楷、篆、隸各體,然後彙輯與此字有關的各種資料,並依次抄錄。單字注解中的書名和作者名,全用紅字寫出,極為醒目。尤其可貴之處,在單字下所引各項材料,完全據原書整部、整篇或整段,全文錄入,一字不改,因而保存了許多古書的原來面目。就其體例而言,此部書實兼有字書、韻書、類書之綜合功用。



04. 宋    
孟子註疏解經
外觀尺寸(高、廣)29.5x20(公分)
版框尺寸(高、廣)21x16.5(公分) 
 
漢趙 岐注 宋邢 昺疏
宋嘉泰間兩浙東路茶鹽司?元明遞修本

傳統的經學是我國文化的源泉,歷來有不少先賢作了許多考釋注疏的工作,在印刷術尚未發明使用之前,這些經籍註疏的著作都仰賴手抄,及至五代後唐明宗時,宰相馮道始建議利用唐以來民間發明的雕版印刷術,由國子監雕梓群經。當時所刻的群經,以唐開成石經的經文為範本,再取六朝以來經注本裡的注文附入,並不及義疏,因只有經注而無義疏,所以是單注本。至於群經義疏之雕梓,約始於宋太宗端拱元年﹙九八八﹚,但僅刻印義疏,不附經注文字,被稱為單疏本。由於去今久遠,加以戰亂兵燹:五代監本群經,早已不見蹤影,宋代單疏本群經,遂成為存世最早的經書出版本,然傳世絕少,有如鳳毛麟角。


05. 宋    
南軒文集
外觀尺寸(高、廣)26.5x19(公分)
版框尺寸(高、廣)21.2x16.5(公分) 
 
宋 張栻 撰
宋 寧宗間(1195-1224)浙江刊本

南軒為宋張栻號。栻字敬夫,四川廣漢人,宋朱熹撰其祭文嘗稱其「家傳忠孝,學造精微。」乃一代文宗鉅儒。他的一生行誼,多可作為後世楷則。
南軒先生文集,傳世有二本,一為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著錄的三十卷本:一為宋趙希弁〔郡齋讀書志〕附志記載的四十四卷本。前者明代陳第世善堂及清初錢謙益絳雲樓兩家藏書目錄曾載錄外,後世未見再有收藏。四十四卷本為朱熹所編定,自元代以後,遞經翻刻,流傳極廣,但宋代原刊,僅見於清初季振宜家藏,其他書目則未見著錄。季氏所藏,今不知猶否在人間,就所考得的書目,本院所藏此本,應是天壤間僅存宋槧孤本。



06. 宋    
宣和奉使高麗圖經
外觀尺寸(高、廣)25x15.5(公分)
版框尺寸(高、廣)19x12(公分) 
 
宋 徐兢 撰
宋 乾道三年(1167)徐蕆江陰刊本

中國輿地志書,起源甚早,遠在商周時期,便有「職方」、「外史」等官職,專司地理文獻方面的管理及考編工作,而自晉釋法顯〔佛國記〕間世以後,外紀之書,又漸次盛行。
外記之書,是古代中國人關心並藉以瞭解境外事務的著作,現存這一方面的圖書,以宋乾道三年(一一六七)刊印的〔宣和奉使高麗圖經〕為最早版本。中韓由於地緣接近,雙方往來,自古頻繁,因此,中國歷史上有關韓國方面的著作不少,零星散簡之外,如〔雞林記〕、〔雞林志〕、〔雞林類事〕、〔朝鮮賦〕、〔朝鮮圖說〕、〔朝鮮志〕、〔朝鮮史略〕等等,都是大家熟知的專著。惟這些書或亡佚或見存,際遇各有不同,但以宋徐兢〔宣和奉使高麗圖經〕內容最弘富,傳世也最久,成為今日研究古代中韓關係及交通史最珍貴的史料。 



07. 清    
皇清職貢圖九卷附諸臣恭和詩二卷
外觀尺寸(高、廣)29x18(公分)
版框尺寸(高、廣)20x13.5(公分) 
 
清 傅恆等奉敕撰
清嘉慶十年武英殿刊本

《皇清職貢圖》,九卷,清傅恒、董誥等纂,門慶安等繪。全書依地區編排,卷為一域外,如朝鮮、琉球、安南、英吉利、法蘭西等地區;卷二為西藏、伊犁、哈薩克地區;卷三為關東、福建、湖南、臺灣地區;卷四為廣東、廣西地區;卷五為甘肅地區;卷六為四川地區;卷七為雲南一帶;卷八為貴州地區;卷九是乾隆二十八年(一七六三)後所續補增繪之圖,又另於嘉慶十年(一八○五),卷九末又再增補「越南國夷官」、「越南國夷婦」、「越南國行人」、「越南國夷人」、「越南國夷婦」五幅。總共繪製三百種不同的民族與地區之人物圖像,每一種圖像皆描繪男、女二幅,共計約六百幅。每幅圖繪之後,皆附有文字說明,文詞淺顯易懂,簡要地介紹此民族與清王朝的關係,以及當地的風土民情。
由於本書是乾隆十六年(一七五一),乾隆皇帝下令各地總督、巡撫將其管轄境內不同民族,及與清王朝有來往的國家之民族,描繪各民族的衣冠形貌,因而所繪圖像以描寫外形為主,並且注重對人物表情的刻畫。且書中記載都為作者親眼所見,故為真實可信的風土地理類著作。 



08. 宋    
范文正公文集
外觀尺寸(高、廣)34.5x20.5(公分)
版框尺寸(高、廣)22.8x16.7(公分) 
 
宋 范仲淹 撰
元天曆元年范氏歲寒堂修補本

仲淹(九八九-一○五二)字希文,吳縣人。幼年喪父,勤於治學,心懷大志,秀才時即以天下為己任。一生忠勤,主持正義,提拔人才,救濟貧困,人品事業卓絕一時。清〔四庫全書總目〕評其為人:「行求無愧於聖賢,學求有濟於天下,古之所謂大儒者,有體有用,不過如此。」仲淹文章貫通經術,明達政體,為天下傳誦,宋時即有「文正之集,士大夫過郡者,莫不卻見」之說。
范氏著作初名[丹陽集],後人則以其諡號「文正」名其書。據傅增湘〔藏園群書題記〕載有北宋本,惜已不可見。今所知者以南宋乾道間(一一六五-一一七三)饒州路刊本最早,其版雖有宋淳熙嘉定遞修本傳世,但也絕少。本院所藏元天曆本〔文正公集〕,即從乾道本翻刻,由於古雅及行款與宋本無異,當年清內府編〔天祿琳瑯續目〕時,誤為乾道本。本院重編院藏善本書目時,則以書中刻工如張允、周成、章益,陳子仁諸人,皆與王文進〔文祿堂訪書記〕所著祿的元天曆本相符,因改定為元刊本。其版字體圓活,紙墨古澤,叉保存乾道本遺規,雖非宋本,並不減其身價。各書冊均有「天祿琳琅」藏書諸璽印。



09. 宋    
儀禮要義
外觀尺寸(高、廣)29x19(公分)
版框尺寸(高、廣)20x14(公分) 
 
宋 魏了翁 撰
宋 淳祐十二年(1252)魏克愚徽州刊九經要義本

魏了翁字華父,宋邛州蒲江人,慶元五年(一一九九)進士。按元方回跋了翁所著的〔周易集義〕說:「僉書樞密院事魏文靖公鶴山先生了翁華父,前乙酉歲以權工部侍郎,坐言事忤時相,謫靖州,取諸經注疏摘要為要義,又取濂洛以來諸大儒易說為周易集義六十四卷。仲子大府靜齋先生克愚明已,壬子歲以軍器監丞出知徽州,刊要集義,置於紫陽書院,至丙子歲,書院以兵興,書版盡毀。」壬子歲為宋理宗淳祐十二年(一二五二),丙子歲為宋端宗景炎元年(一二七六),可知其書刊成二十多年後,書版即遭兵燹,全部亡失,故其書罕見傳世,清代大藏書家顧廣圻譽此書宋版說「真天地間第一等至寶,不徒因宋槧而珍重也」,真非虛辭。



10. 元    
論語
外觀尺寸(高、廣)24.5x16(公分)
版框尺寸(高、廣)20x13(公分) 
 
魏何晏集解
元盱郡覆刊宋廖氏世綵堂本

此書卷端大題〔論語〕,而實為〔論語集解〕。關於〔論語集解〕的作者,歷來皆題為何晏一人所撰,這是以何晏為代表的一種省稱。根據書前所戴何晏奏進論語集解序,題為何晏、孫邕、鄭沖、曹羲、荀顗等五入共上。〔四庫全書總目〕及〔鄭堂讀書記〕都以為,作者題為何晏,只是說明何晏總領其事而已。
〔論語集解〕在歷代史志著錄的記載中其書名及卷數多有差異。〔隋書.經籍志〕著錄為〔集解論語〕,〔舊唐書.藝文志〕、〔宋史.藝文志〕著錄為「論語」,〔新唐書.藝文志〕著錄為〔何晏集解〕。全書卷數宋以前諸志著錄皆為十卷,宋以後朱熹注本仍為十卷,而邢昺疏本分十卷為二十卷,至今十卷、二十卷本並行於世。
〔論語集解〕包括序和正文兩大部分。序簡單介紹了〔論語〕流傳的情況,還簡單說明了為〔論語〕作注的幾個人,最後談到自己作〔論語集解〕的目的在於「集諸家之善,記其姓名,有不安者頗為改易」。正文部分依〔論語〕的篇章,加以注解。何晏等集西漢以來諸家論語校本及孔安國、包咸、馬融、鄭玄、陳群、王肅、周生烈等名家訓解,考其得失,博採眾長,並加以新義。〔論語集解〕既是何晏等集漢魏名家論語古注編撰而成,但這些古注皆已亡佚,因此〔論語集解〕已為成今存之論語最古注本。 

 
此篇出處來源:
國立故宮博物院
http://www.npm.gov.tw/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