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mark and Share
01. 民國六十年,恆春是個生產瓊麻繩的地方,這是個粗重又耗體力的工作,因此工人在工作完後相當容易飢餓。


02. 而當時價格低廉的綠豆,被煮熟去殼後,勾芡製成充飢的點心─綠豆饌。


03. 芶芡的過程相當的辛苦,需要加入蕃薯粉水,一邊動手攪拌不能停。


04. 在農業時代人民為了養家活口,嘗試過各種工作,潘老伯在年輕時也為了承擔一切家計,而換了許多行業,輾轉幾年,他開始嘗試賣綠豆饌。


05. 每天太陽剛出來時,老伯的身影就已出現在老街上,推著推車沿路叫賣著:「來喔~綠豆饌哦~來買好吃的綠豆饌哦!(閩南語)」


06. 但因為恆春是個氣候炎熱的地方,所以熱的綠豆饌,很少有人願意來買。然而老伯刻苦辛勞掙來的金錢,卻負擔不起整個家庭的開銷。每到夜裡老伯失落又憔悴的神情,讓老伯的兒子看在眼裡,難過在心裡。
 


07. 有一次,老伯的兒子偷偷的跟在一大清早就出門的父親身後,看著自己父親壓抑著賣不出去的心情,而又假裝元氣充沛的叫賣著,心裡忍不住一陣鼻酸。



08. 跟在身後的兒子,聽到路上有人抱怨:「這麼熱的天氣怎麼會有人買熱食呢?」兒子念頭一閃,靈機一動的向父親提議:「不如在熱的綠豆饌中加點碎冰試試看吧!」



09. 一開始,生意並沒有多大的改變,直到後來大家一傳十,十傳百,老伯的生意才漸漸有些微好轉。之後為了因應更多人的口味與需求,又加入了黑糖水與其他食材,例如:粉條‧‧‧等。


10. 隨著時光的流失,歲月的穿梭,幾年過去了,因為老伯的堅持,綠豆饌的名氣傳遍了整個恆春,而他的兒子也已經長大成人,可以幫老伯分擔那份重擔。



11. 近幾年老伯也有了自己的店面,不用再像以前那樣推著推車沿路到處叫賣。


12. 兒子看著自己父親製作綠豆饌時那熟練的手法,想著從前那些刻苦的日子。


13. 潘老伯的兒子用著道地的閩南語說:「做我們這行的就是要不怕苦、要堅持,才能延續上一代那最傳統最在地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