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mark and Share
01. 挖子尾為一瀉湖地形,擁有北台灣少見的自然生態,除了有紅樹林水筆仔外,每日漲退潮時都會吸引生物棲息,如彈塗魚、招潮蟹等,同時此間出沒的鳥類眾多,是鳥類喜歡休憩的地方,目前已規劃為自然保留區,是一個適合全家共遊的自然生態教室。



02. 位於挖子尾自然保留區旁的挖子尾聚落,保存了年代久遠的三合院古厝,是清朝時,漢人移民來此,娶了當地的凱達格蘭女子為妻,落地生根、開枝散葉的聚落。



03. 八里原生的沙岸反提供我們一個親手接觸的河海親水的自然空間,而退潮後的泥灘地上,其實有著成群可愛的螃蟹與彈塗魚提供鳥類肥美的食天堂,看似荒涼的沙地海岸,其實是豐富的海岸生物樂園。
*觀察守則:1. 用眼晴觀察,不挖掘、不捕捉2. 安靜蹲坐,小螃蟹就會慢慢自己鑽出來.3. 不破壞生態環境,不留下垃圾




04. 「挖仔尾」的名字特別,是因為淡水河到這裡,出現一個彎曲地形,用台語唸一下就知道,這裡的潟湖,有大屯山擋住強烈的東北季風,因此冬天沒強風與低溫,潟湖內風平浪靜,水筆仔在這裡繁茂.挖仔尾的沙岸地形,對植物來說,土壤貧瘠又富含鹽分,夏季的陽光與紫外線特別強,冬季則要面臨強風,植物生存必須有特別的構造,但是對人們來說,美麗的沙岸卻是充滿了趣味的海邊.對面的淡水就大多是岩岸地形,人們雖然可以到達水邊,卻無法真正接觸到水。



05. 位於挖子尾最頂端、最接近淡水河出海口的觀海長堤,長堤延伸到河口開闊的位置,可以清楚看到對岸淡水鎮密集的高樓以及來往穿梭的漁船。原本海堤有駐軍防守,不能進入,現已移交海巡署,已可步入長堤觀浪。













06. 淡水河出海口左岸,日積月累的河流搬移作用旺盛,不斷將泥沙搬運至此因而淤積成沙洲,再經由海洋潮差的影響,造就了像內陸彎曲的特殊潟湖地形,所以又稱為「挖子」。也成就了此地相當豐富的海濱植物環境。



07. 體會海天一線的風景及觀賞河兩岸的山巒景緻,使人心曠神怡,尤其觀賞黃昏夕陽更是令人感動。



08. 本館位於八里鄉河海交接處,一側面臨湛藍雄偉的臺灣海峽,及淡水河口天然潟湖挖仔尾自然生態保留區,另一側面臨青翠秀麗的觀音山與國家重要文化資產一級古蹟大坌坑遺址,東北緊鄰八里污水廠,西南側鄰臺北港,為眺望淡水八里河海的最佳地點。



09. 北台灣第一座考古博物館,民國79年發現舊稱十三行史前時代的文物遺址,透過三組外型不同的建築結構,表達山與海、過去與現在的抽象概念,遊客還可以順著樓梯爬上宛如鯨魚背部的建築頂端,居高臨下眺望周邊廣場與景觀。



10. 十三行博物館一年一度的太陽祭開幕典禮,7月8日上午在館內熱鬧登場。太陽祭是八里最重要的夏日節慶活動之ㄧ,今年十三行的太陽祭以「海吶」為主題。

「2009太陽祭-海吶」展演系列活動,包括:【舞動之海系列~每週六以肢體舞蹈與海共舞】、【樂揚之海系列~每週日以熱情曼妙樂章呼喚大海】、【采藝之海~以藝術展覽和大海對話】、【凝音之海~以抒情音樂邂逅海韻】以及每天4場的【海底古樂園~萬花筒DIY】學習體驗活動等,內容相當精采豐富。



11. 非常適合情侶來這裡約會散步。

資料來源 : www.cmoremap.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