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mark and Share
01. 劉銘傳隧道為市定古蹟,清光緒十一年台灣巡撫劉銘傳主理台政時,積極建設台灣,推行洋務運動,並力倡設置鐵路。光緒十三年獲准設立「全台鐵路商務 總局」。鐵路開工後,首築基隆經台北至新竹一 段,其中位於基隆獅球嶺的隧道工程最為艱鉅,從光緒十四年春動工至十六年的夏天,前後耗時達三十個月始鑿通獅球嶺隧道全長約二百三十五公尺,為台灣第一條鐵路專用隧道,也是僅有的清領時期鐵路隧道,據文獻記載,當時因土質複雜,北段為堅硬的岩石,南段為潮濕的軟土,開鑿極為困難。主要的工匠多係徵調兵工,另又聘請了數位英、德工程師為顧問。
  隧道南囗外觀以紅磚砌成, 並由劉銘傳題額「曠宇天開」,左右之對聯日: 「十五年生面獨開羽毅飆輪,從此康莊通海嶼;三 百丈巖腰新闊天梯石棧,居然人力勝神工」,說明 了當年以人力開鑿的壯舉。
  二十世紀初由於鐵路改道,此隧道才漸遭荒廢。近年為了保存維護這處深具歷史文化價值的古蹟,已由市政府整修完畢,平日供團體預約參觀,周六、日自由開放參觀,時間從0900-1600。電話︰02-24224170轉315



02. 台灣於清日甲午戰爭割讓給日本,北白川宮能久為當時接收台灣時,所派任的攻台將領之一,從台灣東北角之鹽寮海灘登陸,依序攻下基隆與台北,而北白川宮能久不久病死於台南。此紀念碑於最近才被發現,而重新整理後,開放參觀,富有教育與歷史意義。


03. 舊稱為「清國人之墓」,位於中正路上海門公園內,是為紀念清法戰爭時陣亡的清國官兵所建,但最為特別的是,此紀念碑卻不是官方所修築,而是清法戰爭過後歷經數十年,在日治時代,由地方仕紳號召鄉人,將因開設馬路而被挖出,暴露野外的清人骨骸遷移至墓塚,並立「清國人之墓」以資紀念。而日治時期,該紀念碑甚至遭日軍拔除,而棄置他處,直至1950年,才又被尋獲,並於1957年移於現址,再於1985年重新整修呈現貌,可說是歷經滄桑。此地並有海門公園內的台灣水準原點的地理位置標示,為台灣水平線計量起點,為建立國家高程測量控制系統及各項工程建設之依據。


04. 清法戰爭遺址原為法國公墓並包括民族英雄墓的合稱,後來分開管理,交由基隆市政府統籌管制,目前被列為基隆市三級古蹟。中法戰爭發生在清朝末期,當時法國於1884年派提督「孤拔」進攻基隆,當時的台灣第一任巡撫劉銘傳率眾抵抗,歷時8個月,雖順利擊退法軍,雙方卻仍有死傷,有些犧牲法軍便葬於此地。而於遺址旁中正路105巷港安營區入口旁,還有清道光年間,由基隆居民所興建之石圍遺跡,主要功能是防潮及防海盜,尤其於清法戰爭期間,充分發揮防禦功能,雖然現已成斷垣殘壁,但仍值得至此感受先民抵禦外侮的事蹟。



05. 1884年法軍率兵攻擊基隆,清軍奮勇抵抗,雙方在仙洞附近展開激烈戰役,後清軍不敵陸續放棄各據點,一場戰役下來,死傷無數。後人為紀念犧牲之先民烈士,於今太白街附近立有一石碑,上刻「清國人之墓」。後經市長陳正雄在民國修建慈恩祠,集中供奉,並在廟上方另立一石碑,刻有「中法戰爭陣亡戰士紀念碑」,極具歷史意義與民族價值。正下方供奉劉銘傳將軍,又名「清國公」,也頗特別。


06. 日治時代,修築基隆港的過程可謂艱辛萬分,有許多工人因公殉職,於是興建一座建港殉職紀念碑,位於目前三、四號碼頭附近山坡上。紀念碑述說著先民創建港區的辛血汗歷史,而現在似乎仍環擁守護著港灣。在此地也是眺望基隆港的最佳景點。


07. 許梓桑古厝大約興建於西元1931年左右,為日治時代,台灣基隆地區聞人許梓桑所建之洋樓。許梓桑於日治時代曾任街庄長事務所書記、基隆街名譽助役等職,晚年鼓吹詩學,氣勢非凡並居住於名為「慶餘堂」廈屋,即現今許梓桑古厝,全棟採用日治時期所生產的「TR機器磚」砌築,為其特色,雖然依循著傳統閩南式建築風格,點綴有西洋式的建築細微之處,十分特別。目前無人居住,雜草紛多,不過殘留的古牆中,仍透露著早年大戶人家的氣勢。

資料來源 : 基隆市觀光旅遊服務資訊網
http://tour.klcg.gov.tw/b/b01_01.asp?sid=32&id=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