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mark and Share
01. 

要走到旗山老街前的路標

02. 

旗山火車站模型
簡歷(前):

座落於旗山鎮中山路1號的台糖旗山火車站,有九十餘年歷史。1908年(明治41年)日本人踏勘旗山與美濃附近平原後,籌設了「高砂製糖株式會社」,後與「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合併,成立規模更大的「臺灣製糖株式會社旗尾製糖所」。為了運送甘蔗原料及白糖成品,修築「旗尾線」鐵路直通九曲堂接縱貫線鐵路。1910年日本人於蕃薯寮街(今旗山鎮中山路老街)建立旗山車站,作為當時旗尾線的總站。
旗山火車站屬歐洲都鐸式建築風格,屋簷下方用垂直及水平木條拼貼裝飾壁面,並塗以藍白相間的顏色,讓車站更顯得活潑,有如童話故事中,造型簡單、典雅的迷你屋。紅磚砌牆底,木造外牆,壁體外部塗白灰泥。左側站房是一座八角錐頂的候車室,形似歌德式教堂的尖塔,和右側站房的三角形山頭相呼應。屋頂瓦片以菱形排列,八角形屋頂則是排成鱗片狀,四角及屋脊處並包覆銅皮。台灣類似的建築有嘉義營林俱樂部、台北故事館。
車站前後原本都有鐵道,於車站東側相接,最東通到美濃竹頭角(兼營客運),向北通到杉林(只做貨運)。因載客量驟減及維修問題,導致旗尾線於民國67年全面停駛,71年拆除所有軌道,只剩下旗山火車站。荒廢後的旗山火車站,因年久失修,呈現破落景象,屋頂梁柱已被蟲蟻啃蝕嚴重,依目前火車站現況,應加強樑柱安全結構,如不儘速修建,主結構樑柱隨時有塌陷之虞。
旗山車站是旗山發展的開始,也是老街的精神地標,其重要性是無可取代的,地方人士均希望旗山車站能善加保存,再生利用,目前正提出改造的計畫,雖然困難重重,但這項文化希望工程若能成功,將會給旗山帶來另一波的發展。


 

03. 旗山天主堂離老街有一段距離,且天主堂興建在巷子裡需要找一下


04. 

七大台灣火車站

 

包括基隆、台北、新竹、台中、嘉義、台南、高雄火車站

05. 

車長休息室


06. 

在火車站內部有販賣小飾品以及香蕉冰淇淋、香蕉乳酪


07. 

香蕉脆皮雪糕


08. 

香蕉旺來酥,有點類似鳳梨酥


09. 

香蕉芝麻蛋捲

 


10. 

香蕉芝麻蛋捲,一整盒裝,成堆賣!


11.  


12. 香蕉郵筒


13. 

旗山火車站,與一家人大合照 

旗山火車站簡歷(後)
旗山車站的木頭經中興大學森林系的檢測,確定為柳杉,不是大家所說的檜木哦!有一片上面還寫著「打狗<紀行」,所以車站是在1920年以前蓋好的。瓦片則由日本新宮建材行所進口。
英國大文豪莎士比亞(1564-1616)故居即與旗山車站同型式之都鐸式建築,難怪旗山會出這麼多知名的作家、詩人,如林清玄、劉菊英、江明樹、黃世暐、柯美金、宋孝先、許勝奇......及旗峰詩社蕭乾源等眾詩人。

14. 賣香蕉產品的小攤販
由於車體造型可愛,拍下留念


15. 

旗山老街1

台灣樣式洋樓 

旗山老街位於後壁田東側,日治時期,陳順和先生與林先生將後壁田捐給日本政府做為練兵場之用,後來台灣逐漸安定,撥東側空間開發為商店街,即今之老街。
街屋建於西元1925-1930 (大正尾昭和初) ,位於今中山路『二保』、『三保』段。此期街屋的出現是本地糖業開發帶來經濟穩定,配合實施第二次巿街改正計劃,而陸續建造。此風格流行於台灣各地之新街屋,有些學者稱之為『台灣牌樓厝』,因其重視立面樣式的設計

16. 

遠處拍天后宮
簡歷:
 

建於西元1816-1822 ( 嘉慶年間) ,位在中山路「 二保」段, 是本地的主廟, 旗山人稱為『媽祖廟』,亦是本地開莊的市集、信仰、精神等活動中心,是凝聚社區意識與聚落發展的樞紐,同先民的生活關係十分密切。研究台灣各聚落之文史工作,常以各地之主廟探考。以了解其形成與發展。

  天后宮主祀『媽祖』(實有三媽) ,左祀『境主公』、右祀『註生娘娘』。有千里眼、順風耳二護法將軍,座下有山神座騎-虎爺,每年農曆三月廿三日媽祖誕辰,都舉行廟會祭典,每三年擴大舉辦。凡本地其他廟有舉行慶祝活動,皆當先請媽祖,以示敬重。

  天后宮為什麼有兩套千里眼順風耳?因為第一對製作完成後發現做太小了,所以請別的師父重做一對,形成兩對的特殊景像。

  旗山天后宮媽祖的特色是軟身設計,有五尺八吋高,四肢關節可活動,方便穿衣,但是,軟身媽祖是建廟時就有的嗎?阿財伯表示,1941年(昭和16年)日本在台推動「皇民化運動」,諸神皆被日人強制收集在練兵場(今體育場)焚燬,現有的軟身媽祖是光復後才做的啦!
 

17. 中午午餐吃這家的當歸鴨肉麵,
老街的特色除了有各種香蕉的產品外還有當歸麵線也是這裡赫赫有名的!


18. 

旗山農會簡歷:
農會以前叫做「蕃薯寮信用購買販賣利用組合」,發起人包國榮興先生募集股金共192180元,做為創業基金,籌備處成立於大正三年(1914年),向當地望族吳靜先生承租一塊百餘坪建地,興建日式檜木建造之商業店舖,地址為今日中山路109至113號(現在的枝仔冰城及其旁邊兩間),大正四年三月召開股東大會,包國榮興先生為首任信用組合長,正式掛牌向外營業。
  業務分為二部門:一.信用部辦理儲蓄存放款業務。二.購買販賣部包括收購農作物及銷售農具與日常生活用品等。
  由於大正九年(1920年)台灣行政區域重新改編,變更為旗山信用購買販賣利用組合,經第五任組合長吳見草先生,於大正十五年(1926年)贗選接任組合長。任期中為擴大服務民眾,在現址中山路六十七號(中山路與永福街交叉口),興建一座雄偉華廈二層西洋式大樓,于昭和四年竣工,正式遷入啟用,為當時旗山最高建築,即今日之鎮農會。
  農會分別於一九五九年、一九六七年增建三樓與側面六樓,為順應街道走勢,臨街切四十五度為入口。正面立二方形柱為基底,再配以圓錐柱頂著樓體。其上有一簡單山牆,左右兩翼樓下開方窗,二、三樓則立柱設廊道,柱身洗石子,其餘側面貼淺色瓷磚裝飾。目前農會持續營運中,每天進出的人潮依舊,不減當年。

19. 政府規劃人行道


20. 

旗山老街2

老街緣由:

整體格局完整,是日本時代回歸傳統的代表作之一。日本時代規劃旗山的街道,結合台灣原有的街屋,形成石拱停仔腳,這是日本人尊重本土文化的最佳例子,也是目前台灣僅有的大規模時造建築群。另外同一時間有些特別的日本宗教建築,像神社、太平寺、鼓山公園、還有模仿唐代建築作武術訓練場地的武德殿。武德殿不幸於1994年,被一場無名大火燒毀,實在是令人痛心。還有一些值得一提的建築物是日治時代的日本宿舍:它結合了和風樣式和西洋建築、樸素典雅,頗具特色。日本人刻意經營旗山,設有旗山糖廠,在這同時有許多美觀、洋式建築因應而生。例如運輸蔗糖及旅客的小火車站,它融合了歐式與日本式的風格,樣式獨特典雅。另外,還有旗山和鼓山國民小學、拱形迴廊校舍的建築,及結合近代技術作大跨距,鋼椼架構的禮堂,除此之外,旗山目前可看到的建築物,非常值得介紹的是:位於中山路上,模仿巴洛克風洋樓街屋又叫做臺灣牌樓厝,施工精緻,富有裝飾性,另外還有一種相當特別的建築是:臺灣式混合特有的磚造洋樓,例如位於旗甲路的蕭厝,及位於旗山市場旁邊的紅樓。更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當時旗山物質缺乏,為保障當地居民的生命財產,發動旗山鎮民參與完成的土木大工程堤防護岸。它就位於現今的中華路旁。

21. 

旗山枝仔冰城1

旗山枝仔冰城簡歷1:

在高雄旗山鎮紅遍全台灣的枝仔冰城,從1926年開始,由鄭城先生親手製作的枝仔冰,薪傳了一份滋味八十年,一支冰棒轟動南台灣,穿梭在許多人的童年回憶,冰涼的滋味陪著旗山老鎮走過幾經變革的歷史,至今已征服了全台灣所有人的味覺。

22. 

旗山枝仔冰城2

枝仔冰城簡歷2: 

台灣俗諺云:「第一醫生,第二賣冰」
八十幾年前,在沒有冰箱、冷氣的年代裡,炎炎夏日要品嚐到清涼消暑的冰品是十分困難的,民國15年,位於南台灣蕉城的
旗山,當時年僅十八歲的鄭城發明了枝仔冰,從此開啟了南台灣枝仔冰的一頁傳奇歷史。出身貧寒家庭的鄭城,三歲喪父,
十三歲時即獨立謀生,沿街叫賣花生等零食,因收入有限,為了多賺點錢,而興起走賣糖水的念頭。他以土法煉冰的方式不
斷研究,製作出綿Q美味的枝仔冰;每天騎著腳踏車,在旗山沿街叫賣。由於味美質佳,風味獨具,從此建立起良好商譽和
口碑,街坊鄰居都親切的稱呼他為枝仔冰─城。久而久之,這四個字既是指鄭城本人,也是指他所經營的冰廠和冰店。「旗
山囝仔是吃枝仔冰長大的。」這句話說明了旗山人的童年與枝仔冰是密不可分的,而且時至今日,旗山華中街一帶的老漢仍
斷定枝仔冰是鄭城「發明」的。

 

 

23. 

旗山國小裡面的中山堂
中山堂簡歷:

大禮堂建於1935年,建物古典優美,外觀正面山牆有羅馬建築風格,內部施工細緻開闊,正門氣窗為雙連拱,側面各有九個拱形窗。廊柱上的磁磚是當時的北投窯業所產,表面粗糙如石頭,厚約一公分,最特別的是有轉角的設計,不像一般的磁磚都是平面的。

地址:華中街44


 

24. 

武德殿簡歷:

日治時期,日人希望發揮武術道德,在全台興建許多武道場,供日裔軍警和民眾練武強身,名為武德殿。
位於鼓山公園下,興建於1934年,磚造木構,洗石子外牆,造形揉合了唐式與和風建築,典雅而優美。但19941016日,一場無名火使她付之一炬。整建後的武德殿,透明屋頂與原來的黑瓦屋頂已大異其趣。
 

使用高雄市唐榮磚窯廠出品的紅磚,旗山車站也是
 

武德殿乃仿唐式建築,其與唐朝建築最大的不同是其前面有破唐風的門廊。
 


 

25. 

這是複製老街的石型拱門

石形拱門簡歷:

利用重量堆積的原理,由31塊各式砂岩堆砌而成,拱形部分由15塊馬蹄形石架構,層層相疊,最後再利用中央的拱心石, 將整個拱圈串接起來,拱心石尤其特別大,為西洋文藝復興時代建築特有作法。兩邊柱墩則另由長短矩形岩石所堆砌。它的表面沒有舖上任何水泥或其他裝飾,完全保持石頭的原色一土黃色,為就近採掘自附近山上的砂岩石。其處理方式是將接觸面與底部打平,其他外顯部分則打鑿成粗糙面,最後再利用水泥灰漿接合。街道轉角處的做法非常特殊,它是藉由亭仔腳內部牆墩分出王道圓拱,呈輻射狀散開,支撐著竹桁條及臺灣瓦片,為一硬山櫚檁的結構形式,非常優美。更與臺灣式建築完美的搭配,且規模巨大。


旗山的只承重閩南式屋頂,雖經百年,仍然完好,只是石材較為普通,風化了不少,雖然上了油漆,但是有保護石頭的作用,還是可以接受啦!

26. 路過十字路口設有路標


27. 旗山生活文化園區大門


28. 

旗山生活文化園區的前身鼓山國小

鼓山國小簡歷:

1906年(明治39年)蕃薯公學校內設立『台南尋常小學校』,派遣教授負責內地人(日本人)學生之教育,為鼓山國小的前身。

1909年(明治42年)四月一日新學校成立。

1920年(大正9年)改為『旗山尋常高等小學校』

1941年(昭和16年)配合『國民學校令』的頒布,改稱為『旗山國民學校』。

1945年(民國34年)10月台灣光復,由國民政府接管,更名為『高雄縣旗山鎮鼓山國民學校』

1968年(民國57年)改稱『高雄縣旗山鎮鼓山國民小學』。

2001年鼓山國民小學永和里新校舍落成搬遷後,舊鼓山國小成為閒置空間。

20035月高雄縣政府開始辦理一年一期的舊鼓山國小委託經營管理案,並重新命名為『旗山生活文化園區』。

20069月由旗山鎮形象商圈促進會經營管理之後,以『文化旗山,品味生活』為經營主軸,結合在地社團、文史工作者共同為旗山的發展攜手努力。

20079月繼續由商圈獲得經營權,並以發揚『善良、無私、傳承』的精神,期望能推動旗山慢活的風氣,使旗山人越來越喜歡旗山,外地遊客也喜歡來欣賞品味旗山的生活。
 

29. 生活園區裡面的步道


30. 

旗山早療中心

成立時間:民國八十七年四月
服務區域:高市九區:旗山區、美濃區、杉林區、甲仙區、六龜區、三民區、桃源區、茂林區、內門區
服務對象:

1.零歲至入小學前之(含疑似)發展遲緩幼兒及其家庭。
2.零歲至入小學前之領有身心障礙手冊幼兒及其家庭。

31. 旗山文化園區內部1


32. 旗山文化園區內部2


33. 文化園區內的學堂咖啡館


34. 

旗山聖若瑟天主堂外貌1

天主堂簡歷:
1955年道明會玫瑰省會士戴剛德神父於旗山租屋開教。1959年建築落成,稱 「聖若瑟堂」(主保聖人),2003年由國銓營造有限公司(海順營造工程有限公司)進行整修,目前有「救主之母教區傳教修院」在此,也做為培養司鐸及傳教士的場所,有各國修士在此修道。

35. 

旗山聖若瑟天主堂外貌2

天主堂簡歷2:

建築形式仿歐洲許多聖堂的樣式,正立面是高聳的山頭,屋頂上方為耶穌立像,牆上龕有聖人像(左:西班牙聖道明;右:義大利聖方濟),兩側是重複的尖拱高窗,裝飾線條繁複,左右角塔莊嚴對稱,整體給人宏偉的感覺。

36. 旗山聖若瑟天主堂外貌3


37. 

旗山聖若瑟天主堂外貌4

角逐全台百景高縣票選歷史之最

聖若瑟天主堂拔頭籌 旗山三景受矚目

文建會年底前將選出『全台百景』,高雄縣票選具代表性的歷史建築十景參加角逐,其中,以旗山鎮三景分占一、二、六名最受矚目。縣治鳳山市連被推荐徵選的建築景點也掛零,顯示都會開發未能兼顧歷史建築。旗山號稱香蕉王國,從清領、日治到戰後留下不少別具風格的建築物。
得票數居冠的聖若瑟聖堂,外型有部分像屏東縣萬金天主堂,建於一九五九年,哥德式造型,立面開圓拱,模仿歐洲文藝復興後期流行的對稱尖塔,並有一仿玫瑰花窗的浮雕,建物左右衛塔立扶壁,塔頂上做雉堞,兩旁側面是重複的尖拱高窗,壁面建材均為洗石仔。
聖堂一樓原是醫療所,後來接任的神父另在聖堂旁蓋一棟三層樓房的醫院,數年後因缺乏醫生而關閉。目前聖堂一樓當做辦公室,二樓為教堂。
這座天主堂係戴剛德神父開教創建,請義大利建築師設計,歷經四十餘年風吹雨打,外表已斑剝,天花板有多片漏雨的痕跡,門窗木頭也已陳腐變形,內牆及地板亦有待整修。整體整修經費估算約需九百萬元,正苦於籌募不易,如今獲選高縣第一歷史建築景點,或許能引起社會大眾注意而捐款支助。